本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过去的20年里,我们的空气质量,经历了显著的改善之旅。这其中就有王书肖和她的同事们的工作。
访谈|杨国安
整理|金钟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为大气下诊断书
年初春的华北平原,和新冠疫情一起到来的,还有重污染天气。在北京,万人第一次体验了居家和隔离,也再一次经历了重污染天气。年2月,元宵节前后,北京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了多微克每立方米。
几天后,清华大学的春季学期在线上开学了,在环境学院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堂上,有同学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都不出去活动了,空气质量不应该非常好吗,为什么还有重污染呢?
授课教师王书肖解答了这个疑问:大家居家了,交通减少了,餐馆的排放也减少了,但对应的,还有一些排放增加了——大家都居家,要保证供暖,排放略有增加;华北地区的工业生产也没停,比如石化和钢铁,排放量依然相当大;家里做饭多了,排放量也有所增加;还有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在北京周边地区,在外务工的人春节回了家,平时排放量不高的,现在也变多了。此外,对于大气污染而言,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短时重污染就是内外因叠加的结果。
观察空气与蓝天,是王书肖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她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看这一天北京天气如何。空气污染严重的日子里,她会接到各家媒体打来的电话,向他们解释这一次的污染从何而来,经历了什么过程,预计会在何时结束。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年11月5日在上海开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三天,王书肖接到了环保部门的5号那天会有污染,我们应该怎么调控、采取什么措施?
王书肖告诉对方,污染会从某几个方向来,要盯哪几个地方,这些措施做了,空气质量就能改善。
能做到这一点,与王书肖过去20年的工作有关。她建立了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同时完成了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平台的研发。排放清单就相当于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排放地图——哪里有污染源,污染源排放了什么,排了多少,时间空间怎么变化,在地图上都清晰可见。在此基础上,她研发的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平台,相当于一个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沙盘推演预判技术平台,可以评估各种控制措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能否实现预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会带来怎样的健康和生态效益,以及哪些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成本更小。
王书肖今年49岁,她从年年底至今,一直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任教。她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专家,也是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
过去的20年里,我们的空气质量,经历了显著的改善之旅。年,联合国曾发布一份名为《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的报告,其中写到:年至年这20年间,北京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年排放量分别下降83%、43%、55%和42%。
作为发展中世界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北京市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城市借鉴,「(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不是偶然发生的。这是巨大的时间投入、资源和*治意愿叠加在一起产生的结果。」
这其中就有王书肖和她的同事们的工作。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王书肖
源头
人的许多选择,或许都可以回到少年时代,那里有许多故事的源头。
上世纪70年代,王书肖出生在河北藁城。14岁时,她来到河北辛集中学读高中,当时学校附近就是一家化工企业,每天,大家都能看见河里流过五颜六色的废水,「废水颜色很鲜艳,你可以想象,那都有*。」她的化学老师会跟学生们讲,你看这些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到农田里,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可能会早死很多年,或是死于各种癌症。
那时的王书肖,对「环保」、「环境」这种词,只有初步的体认,还很模糊。她感受更强烈的,是对化学这个学科的喜欢。几乎是刚开始学化学,她就被它吸引,「特别奇妙」。物质之间,会有各种反应,比如铁和硫酸铜反应,硫酸铜溶液本来是蓝色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由蓝色变成了绿色。
更有意思的是,化学是对猜想的验证。实验做完了,可能验证了猜想,也可能完全不一样,就像开盲盒,不可预测,给人惊喜。她是个喜欢变化的人,很自然地,为这种体验着迷。
她加入了辛集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考大学时,她报考了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系,这是当时全国排名第一的化学工程系。
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一个苏醒的、起飞的、靠燃烧来驱动的时代,一个重工业行业产值迅速增长的时期。那个年代的化工行业,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有最高的景气程度。在本科时期,王书肖和她的同学们,都曾到化工企业去生产实习,去的都是当时的好企业。
年,在化肥厂实习的一个月,老师带着学生们把所有环节走了一遍。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