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的作用及作用原理探索的历史渊源常航 [复制链接]

1#

中药的作用及其原理探索,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种,不仅论述了中药的性味、作用、主治,而且对中药四气五味、有*无*、七情合和等性能功效理论进行了探索。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年)著《本草经集注》,载药种。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唐显庆四年(年),在“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的基础上,苏敬等23人奉命编撰《唐本草》(又名《新修本草》),共54卷,收载种药物,图文并茂,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纽伦堡药典》早多年;不但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后期(—年),四川名医唐慎微编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共31卷,载药多种,药后列单验方余首,完整保存了主流本草的精华;曾由*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修本草刊行。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圣济经》中专门设有“药理篇”,为中医药最早的药理专论。《圣济经·药理篇》主要分为“性味”和“法象”两大部分。“性味”就是《神农本草经》所载的四气五味等,属于药物的内在性质;而“法象”则是受北宋儒学重格物穷理之风的影响,根据药物的外形、颜色、质地等外部现象,以及药物基原的习性、作用和自然界物种之间的克制关系等来说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原理。

金元医家不再承袭综合主流本草的学风,改变了以药物品种搜寻、基原考证、方药资料汇集整理为重点的做法,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并发挥了归经、升降浮沉和五脏苦欲补泻等药物性能理论。如刘完素《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汤液本草》,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等本草著作,丰富了中药奏效原理研究的内容。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种,附方个,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等项,是中国本草史上伟大的著作,也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代赵学敏于年辑成《本草纲目拾遗》,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订正和补充,增药种。清代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于年刊行,共38卷,收植物种,分12类,每类分若干种,叙述其名称、形、色、味、品种、产地、生长习性、用途等,并有附图。所载植物,在种类和地理分布上,都远远超过历代诸家本草,对我国近代中药学、近代植物分类学及世界植物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不仅对中药的作用及作用原理进行了探索,而且出现了实验药理和临床药理的萌芽。如早在公元前《国语》中就记载,以含乌头的肉喂犬以验其*。《论衡·道虚》谓:“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漆涂其隙,中外气绝,息不得泄,有倾死也。”《智囊全集》记载许襄毅公为辨冤狱,“公乃买鱼作饭,投荆花于中,试之狗彘,无不死者”。又如,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黍米及糯,饲小猫、犬,令脚屈伸不能行,缓人筋故也。”是最早的中医动物模型。“赤铜屑主伤寒,能焊人骨,及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犹有焊痕,可验”,是人性化的中药药理实验。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通过建立大雁骨折动物模型,观察自然铜对动物模型的影响,从而得出自然铜有接骨的功效。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载,用对比法进行临床药理实验,鉴别真假人参,具有现代科学实验的思想。古代中药*副作用的验证、中药功效的发现与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其实验思想给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以启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