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流胶是让朋友们非常头疼的问题,轻者造成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导致枝条干枯,甚至死树毁园。下面,我以自己20年桃树作务经验(教训),谈谈如何让桃园不流胶或少流胶,供广大果农朋友们参考。
1)桃园选址最重要
大家都知道,桃树耐旱,怕涝,根系分布浅,对土壤要求相对较高。山地、岭地依傍高山,海拔高,土质疏松,矿物质及桃树所需微量元素充足,是种桃建园的首选。山地、岭地所种桃树一般树体健壮,整体抗病能力强。除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外,流胶病少有发生。
平地大田栽培必须起垄,搞好排水、防涝等防护措施,这是防止流胶病发生的第一道防火墙。在这方面我是有深刻教训的。年我在大田栽培了3亩美香桃,桃园地势偏低洼,由于没有防洪防涝意识,年夏季发大水,桃在水中浸泡了8个小时。年全园桃树流胶,树势衰弱,引起枯枝死树,年底全*覆没。另外,土质黏重、土壤板结严重影响桃树正常生长,可致树势衰弱,免疫力下降,是引发桃树流胶的致命环节。
为防止上述危害的发生,必须做到从幼树起随树冠投影挖环状沟,增施土杂肥,逐年外扩,改善桃树根系生长环境,增强树势,提高免疫力,减少流胶病发生。
2)适度修剪要记牢
对已留多年的大枝,切忌一次性疏除。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年疏除,以免一次性疏除留下大量伤口,使桃树产生应激反应,内部生理失调而产生大量流胶。
夏剪应遵循的原则:对一些强旺枝条,除留作备用枝外,先去帽子,冬季再疏除,以免一次性疏除因夏季雨水多,剪锯口感染而大量流胶。年冬我应邀去浙江修剪亩早桃采摘园,主干型,4年生,由于夏季修剪不当,对抽生的旺条不是去帽子,而是图省事一次性疏除,造成果树遍体鳞伤,流胶极为严重。
如因修剪不当而产生流胶,也不要心急,用石硫合剂原液涂抹流胶部位,每周2次,坚持3周,基本能控制病害。有一桃友,他园子里是老式开心型多年生大树,年桃园郁闭,采取大砍大锯的方法解决光照问题,结果全园发生大面积流胶,就是用石硫合剂原液涂抹流胶部位,度过了这一危机,树势得以慢慢恢复。
3)加强管理壮老园
树龄越大,树体抗病能力越差,病害虫害就会接踵而至,得流胶病的概率就会逐年增高。对老桃园,一定要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饼肥,添加各种微量元素,化肥偏重磷、钾肥。冬季满园深翻,从树盘往外由浅到深翻土,结合施入土杂肥效果更佳,既能冻死越冬害虫,又能熟化土壤,给老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长环境,以延缓或减少流胶的危害。
4)合理负重不可少
生产管理中,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持稳定树势。切忌人为增加负载量,致使树体营养不良,树势衰弱,产生大量流胶。年我的桃园里有1株仓方早生,8年生。当时桃价很好,这株树又在园地边上,本来挂斤果是没问题的,为了多卖点钱,让它多结了50斤,年这株树遍体流胶,当年冬季死亡。
5)防冻工作要做好
有条件的冬季涂白,增强树体防冻抗寒能力。春季萌芽前全园淋洗式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特别是树干要喷到。
最后在推荐几个专家老师的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冬季修剪后和萌芽前。各喷施1次3~5°Be石硫合剂,进行树体消*。注意主干、主侧枝上充分喷药。
5~6月。喷0.3°Be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间隔15天喷1次。在每次侵染性流胶病的发病高峰期前,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也可以用多菌灵等农药,每2周使用1次,可有效防治该病。
刮胶处理。定植后的幼龄树随树龄增长开始出现流胶现象时,冬季休眠期进行彻底的刮治处理。①刮胶。秋后冬初(或冬后春初),在雨后或雪后枝干还比较湿润时,及时刮除胶体。②涂抹杀菌剂。刮胶后,重点对刮胶点涂抹5°Be石硫合剂或倍多菌灵,或40%氟硅唑乳油倍液,或21%过氧乙酸水剂5倍液,或灰铜制剂(硫酸铜克,氧化钙克,水2斤),或者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和植物油0.3份,兑水调成糊状涂抹。③涂抹保护剂。待涂抹的杀菌剂风干后,再涂抹保护剂,如桐油或清漆等。
农业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土壤疏松透气的平地或缓坡地建园。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化肥。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尽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化学除草剂,禁止使用草甘膦除草剂。特别注意不要在雨前施用化学除草剂。有条件的桃园推荐行间生草和行内(或树盘)覆草。避免重茬,在老园砍伐后2年内不宜建园。避免不当或过量使用多效唑。适度控制结果量,合理负载。
尽量减少各种伤口。合理修剪,避免伤口侵染。幼树除骨干枝外不留多余大枝,以防后期修剪造成大伤口。防治枝干病虫害,减少各种伤口。尽量避免机械创伤和树体早期落叶。
落叶后主干和大枝涂白。枝干涂白既能杀菌消*,又能预防冻害、日灼。涂白剂可用食盐︰生石灰︰水=5︰25︰70,先将生石灰用水化开,再加食盐,搅拌成糊状。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总结了,不知道对大家预防流胶有没有帮助?朋友们有好的防治措施以及经验可以在文章末尾留言,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作者:董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