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有古今。
古人的生活、习惯等等,都令现代人好奇,比如古人在饭店吃饭,为何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从不清点,也不拦住呢?
其实我们生活在现代,不可能亲身体验古人的生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无非是道听途说,其中影视作品给我们的影响最大。
要探究这个问题,还要从影视剧的情节说起。
01电视剧中的情节现在流行的电视剧不少都是古装题材。
在这一类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达官贵人来到酒楼吃饭,临走时扔下一块银子转头便走,而店小二既不清点也不拦住,好像做生意都不在乎钱一样。
类似的情节还出现在网文小说中,人物地点如出一辙。
可是,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古人并不一样,在民间有一句世代相传的俗语:“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可见过去的人是多么精细。
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酒楼茶肆的生意人呢?显然电视剧中的情节存在误导成分。既然如此,为什么影视剧还要这样拍呢?
其中原因有两个,一是故事情节的需要,为了突出主角的豪侠气概,不得不如此设计;二是主次分明,店家酒楼只是陪衬而已,他们是否清点并不重要,所以这一类细节往往都是一带而过。
何况电视剧和小说本来就是现代人主观想象的故事,未必真实。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原因,要想了解更深层的原因,还要看一看古人的真实生活如何。
02古代的真实情况如何?一般来说,正史只记录大事,买酒付账这类情节,少有史料提及。
可在一些古人写的小说中仍可以找到端倪,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古人写的故事虽是杜撰,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真实的。
比如水浒传中,武松醉酒景阳冈,有一段描写:“武松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家,你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吗?’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
这段对话说得很清楚,武松是个侠士,自然出手大方,这与现代影视剧如出一辙,但后面店家的话道出了原委,这类客人给的银子往往只多不少,所以没有清点的必要。
豪侠客人本该如此,如果遇到穷酸客人又当如何呢?
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有这样一段,讲的是程元玉替韦十一娘付饭帐,恰可与武松做对照。
虽然时代稍有不同,前者是宋代,后者是明代,但物价水平相差无几。
原文这样说道:“程元玉把手去腰间摸出几个钱来,店家算一算账,取了钱去。”
程元玉是小本经营的商人,惯走远路贩货,很是辛苦,所以他付钱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摸”字可见十分谨慎小心,并非那种挥金似土的豪富。这时,店小二当然要“算一算账”。
由此可见,古代的店家并非不计较钱的多少,而是见人下菜碟。
细心的人也会发现,武松付账用的是碎银子,程元玉付账用的是铜钱。
不要小看这一点区别,银子和铜钱在古代可不能一概而论,二者可谓是天壤之别。
绝大多数古代人,吃穿住行用的都是铜板,根本用不到银子。以吃饭而论,在饭馆吃一顿家常饭,花费其实很有限。
03古代吃一顿饭到底要花多少钱首先来看古代粮食的价格。
以宋代为例,据《职官志》记载:“每斗米折钱三十文”。
在宋代一斗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十二斤,一两银子则相当于文钱。就算一顿饭吃掉一斤米,也不过二三文钱。
米价如此,菜价又如何呢?
据《京东梦华录》:“梅家鹿家,鹅鸭鸡兔,鳝鱼包子等项,每份不过十五文”。
根据这些记载,宋朝人在东京汴梁吃一顿家常饭,如果包括米饭和荤菜,最多不会超过二十文,远没有到要付银子的地步。
假如在饭店吃完饭,扔下一块银子,店小二也就没必要算账了。
因为一块散碎的银子也不止一两,吃几十顿饭也绰绰有余,不过虽然古代吃饭很便宜,可喝酒却要贵得多。
杜甫曾有一首诗:“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唐朝的一斗酒需要三百文钱,比大米贵十倍之多,宋朝承继唐朝,也不会相差太多,可见古代的酒属于奢侈品,并非家常必备。
即便如此,若是三五好友小聚,饭菜之外少不了酒,酒饭钱加在一起,几百文钱也足够了,还是犯不上付银子的。
综上所述,对于古代的普通人家而言,日常生活中是很少用到银子的,平时出门吃饭带几个铜板足够使用了。
所谓银子只在大笔交易时才用得上,比如说买房置地,婚丧嫁娶等等。
虽然有的百姓人家也有几件值钱的物件,比如银手镯和银耳环之类,但这些都被视为压箱底的宝贝,轻易不肯示人。
很多人甚至究极一生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官银,绝不可能在饭店一掷千金。想用银子付账,除非是富甲一方的大户,或者是飞檐走壁的侠客。
可这些人只是极少数,不具备普遍性。
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现代,吃饭穿衣不是很为难,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性思维,认为古代人也是这样,再加上一些影视和小说的推波助澜,古人一掷千金似乎成了常态,其实在清朝以前,物质还是很贫乏的。
能够用银子吃饭的总是少数人,开酒楼的往往都是很精细的生意人,他们当然知道银子的分量,见到出手阔绰的客人,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去清点银子呢?
只有了解这些历史知识,才能避免被误导,也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古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