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寒湿药
独活
独活性苦辛微温,归经膀胱与肾经。
解毒止痹祛风湿,功能效用在下身。
1.祛风湿、止痹痛——风寒湿痹。独活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等下部寒湿者为宜。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配当归、白术、牛膝;痹证日久正虚,配桑寄生、杜仲、人参。
2.祛风湿、解表邪——风寒夹湿表证。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配羌活、藁本、防风;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3.止痛——少阴头痛。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配细辛、川芎。
威灵仙
祛风除湿威灵仙,归经膀胱辛温咸。
通经疏络消骨鲠,性行能走十二经。
1.祛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跌打伤痛、头痛、牙痛、胃脘痛等。威灵仙通行十二经,为治风湿痹痛要药。风湿痹痛,单用为末服;风寒腰背疼痛,配当归、肉桂。
2.软坚、消骨鲠——骨鲠咽喉。单用或与砂糖、醋煎后慢慢咽下,或与砂仁、砂糖煎服,均有较好疗效。
3.消痰逐饮——痰饮、噎膈、痞积。
川乌
川乌味苦辛性热,归于心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有大毒,散寒止痛功效强。
1.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风寒湿痹。川乌为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胜之风湿痹痛。寒湿侵袭,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配麻黄、芍药、甘草;寒湿瘀血留滞经络,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配草乌、地龙、乳香。
2.散寒止痛——心腹冷痛、寒疝疼痛。阴寒内盛之心腹冷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配赤石脂、干姜、川椒;寒疝,绕脐腹痛,手足厥冷者,多与蜂蜜同煎。
3.麻醉止痛——跌打损伤。跌打损伤,骨折瘀肿疼痛,配自然铜、地龙、乌药。古方又常以本品作为麻醉止痛药,多以生品与生草乌并用,配伍羊踯躅、姜黄等内服;配生南星、蟾酥等外用。
蕲蛇
蕲蛇性味甘咸温,归于肝经有毒药。
祛风通络定惊痉,顽痹疬毒均可图。
1.祛风通络——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蕲蛇为截风要药,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者,配防风、羌活、当归。
2.息风止惊——小儿惊风、破伤风。蕲蛇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配乌梢蛇、蜈蚣。
3.祛风止痒——麻风、疥癣。麻风,配大黄、蝉蜕、皂角刺;疥癣,配荆芥、薄荷、天麻。
4.此外,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治瘰疬、梅毒、恶疮。
乌梢蛇
乌蛇性味甘且平,归经在肝需要明。
祛风通络止惊痉,疥癣顽痹据此凭。
1.祛风通络——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乌梢蛇尤宜于风湿顽痹,日久不愈者,配全蝎、天南星、防风。
2.祛风止惊——小儿惊风、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配麝香、皂角;破伤风之抽搐痉挛,配蕲蛇、蜈蚣。
3.祛风止痒——麻风、疥癣。麻风,配白附子、大风子、白芷;干湿癣症,配枳壳、荷叶。
4.此外,本品又可治瘰疬、恶疮。
木瓜
性味酸温是木瓜,归经肝脾疗效佳。
舒筋活络脉拘挛,除湿和胃疗脚气。
1.舒筋活络——风湿痹证。木瓜为湿痹、筋脉拘挛要药。筋急项强,不可转侧,配乳香、没药、生地黄;脚膝疼重,不能远行久立者,配羌活、独活、附子。
2.祛湿舒筋——脚气水肿。木瓜为治脚气水肿常用药。感受风湿,脚气肿痛不可忍者,配吴茱萸、槟榔、紫苏叶。
3.和胃化湿——吐泻、转筋。湿浊中焦之腹痛、吐泻、转筋,偏寒者,配吴茱萸、茴香、紫苏;偏热者,配蚕沙、薏苡仁、黄连。
4.此外,本品尚有消食作用,用于消化不良;并能生津止渴,可治津伤口渴。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
秦艽
秦艽苦辛药性平,归于肝胆和胃经。
通络止痛祛风湿,虚热湿热皆能除。
1.祛风除湿——风湿痹证。秦艽为风药中之润剂。热痹,配防己、牡丹皮、络石藤、忍冬藤;风寒湿痹,配天麻、羌活、当归、川芎。
2.通络止痛——中风不遂。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中风口眼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配升麻、葛根、防风、芍药;血虚中风者,配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
3.退虚热、除骨蒸——骨蒸潮热、疳积发热。骨蒸日晡潮热,配青蒿、地骨皮、知母;肺痿骨蒸劳嗽,配人参、鳖甲、柴胡;小儿疳积发热,配薄荷、炙甘草。
4.清湿热——湿热黄疸。单用为末服;亦可配茵陈、栀子、大黄。
5.此外,本品尚能治痔疮、肿毒等。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防己
防己性味苦寒辛,膀胱肺经病邪侵。
祛风除湿能止痛,利水消肿用其根。
1.祛风除湿止痛——风湿痹证。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以及湿热身痛者,本品为要药,配滑石、薏苡仁、蚕沙、栀子;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者,配麻黄、肉桂、茯苓。
2.清热利水——水肿、小便不利、脚气。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配黄芪、白术、甘草;一身悉肿,小便短少者,配茯苓、黄芪、桂枝;湿热腹胀水肿,配椒目、葶苈子、大黄;脚气足胫肿痛、重着、麻木,配吴茱萸、槟榔、木瓜;脚气肿痛,配木瓜、牛膝、桂枝、枳壳煎服。
3.清热燥湿——湿疹疮毒。可配伍苦参、金银花。
4.此外,本品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
桑枝
桑枝微苦其性平,通利关节除湿风。
风湿痹证兼水肿,生津还能治消渴。
1.祛风湿、利关节——风湿痹证。桑枝尤宜于风湿热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偏寒者,配桂枝、威灵仙;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当归;风毒之手足疼痛、皮肤不仁,配柳枝、杉枝、槐枝外洗。
2.此外,本品尚能利水,治水肿;祛风止痒,治白癜风、皮疹瘙痒;生津液,治消渴。
豨莶草
性辛苦寒豨莶草,归经肝肾可降压。
祛风除湿通经络,清热解毒莫错过。
1.祛风湿、利关节——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生用性寒,宜于风湿热痹;酒制后寓补肝肾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之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或中风半身不遂。
2.清热解毒化湿——风疹、湿疮、疮痈。风疹湿疮,可单用内服或外洗,亦可配白蒺藜、地肤子、白鲜皮;疮痈肿毒红肿热痛者,配蒲公英、野菊花;发背、疔疮,与五爪龙、小蓟、大蒜同用饮汁取汗。
3.此外,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
络石藤
络藤味苦性微寒,归于心经肾与肝。
祛风燥湿兼通络,凉血消肿能利咽。
1.祛风燥湿通络——风湿热痹。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者,配忍冬藤、秦艽、地龙,亦可单用酒浸服。
2.清热凉血、利咽消肿——喉痹、痈肿。热毒之咽喉肿痛、痹塞,单用水煎,慢慢含咽;痈肿疮毒,配皂角刺、瓜蒌、乳香、没药。
3.通络消肿止痛——跌扑损伤。配伸筋草、透骨草、红花、桃仁。
雷公藤
大毒苦寒雷公藤,祛风除湿效最灵。
活血通络消肿痛,杀虫解毒用皆行。
1.祛风湿、活血通络——风湿顽痹。雷公藤为治风湿顽痹要药。可配威灵仙、独活、防风,并宜配伍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等补气养血药,以防久服而克伐正气。
2.除湿止痒、杀虫攻毒——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皮炎、皮疹。麻风病,可单用煎服,或配金银花、黄柏、当归;顽癣,可单用,或随证配伍防风、荆芥、白蒺藜内服或外用。
3.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疔疮肿毒。可配蟾酥。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性辛苦温五加皮,归经肝肾无所疑。
祛风除湿强筋骨,利尿消肿都须知。
1.祛风湿、补肝肾——风湿痹证。五加皮为强壮性祛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可单用或配当归、牛膝、地榆,亦可配木瓜、松节。
2.补肝肾、强筋骨——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配杜仲、牛膝;小儿行迟,配龟甲、牛膝、木瓜。
3.温肾除湿利水——水肿、脚气。水肿、小便不利,配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风寒湿壅滞之脚气肿痛,配远志。
桑寄生
寄生性味苦平甘,归经肝肾胎可安。
祛风除湿强筋骨,补益肝肾效更全。
1.发汗解表——风湿痹证。痹证日久,伤及肝肾,症见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宜,配独活、杜仲、牛膝、桂心。
2.宣肺平喘——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肝肾亏虚,月经过多,崩漏,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者,配阿胶、续断、当归、香附,或配阿胶、续断、菟丝子。
3.此外,本品尚能降血压,可用于高血压。
狗脊
狗脊性味甘苦温,强腰膝来补肝肾。
祛风除湿兼固摄,金疮出血用之良。
1.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风湿痹证和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为适宜,配杜仲、续断、海风藤;腰痛,配萆薢、菟丝子;肝肾虚损,症见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者,配杜仲、牛膝、熟地黄、鹿角胶。
2.温补固摄——遗尿、白带过多。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配益智仁、茯苓、杜仲;冲任虚寒,带下过多清稀,配鹿茸、白蔹、艾叶。
3.止血——外敷可用于金疮出血。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