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推广————
挥毫泼墨写春联
作者:王国平
时光冉冉,岁月匆匆,不知不觉又快过春节了。在这年终岁末,我便想起曾经在街头上挥毫泼墨卖春联的生活体验。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我的故乡,尤其突出,几乎家家户户要贴春联,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贴上春联之后,房子被打扮得更具有节日的盛装,如同一位靓女,配上一件精美的饰品,庄重而漂亮。
自古以来,人们用春联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的同时,据说春联还有辟邪的用意。传说桃木能去*辟邪,所以,以前的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之意,后来,春联就用红纸书写。
在十多年前,市场上那种烫金印刷的春联还很少,临近春节,为满足大家的需求,很多书法爱好者摆摊设点,挥毫泼墨,现写现卖。摊位之处,围观者甚众,生意火红。
我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学习书法。也许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智慧,通过勤练与感悟,颇有些长进,并且在大学里能胜任宣传工作。毕业后,在单位上任教之余,刻苦习帖,为单位上做一些宣传工作,书法技能更有长进。
有人说,每每迈出去的第一步,靠的不是十拿九稳的信心,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那年,我就勇敢地在县城里摆摊设点,挥毫泼墨卖春联。我写字,妻子帮忙,夫唱妇随。我们将这项尝试当成一种社会实践,当成是对生活的体验。
为了减少现场书写的压力,我利用周末假期提前准备,裁纸、备墨、书写、收藏,将每一幅对联反复书写很多幅,越写越流利,越写越满意,越写越有成功的感觉。写完之后,将同一幅对联卷成一大捆,在表面作好标记,分门别类地保管起来。
说到“备墨”,其实不是墨,是将铜粉、清漆和松节油按一定的比例调配而成。用这种“墨”来写字,书写流畅,写完即干,每一个字如烫金一般,光彩照人。
卖春联的师傅一般是在街上找一个避风、避雨的场所,把一根较粗的绳子的两端固定在墙上,将写好的春联用夹子连绳子一同夹住,一幅幅春联就整齐地挂起来了,火红的纸上匀称地嵌着金光闪闪的汉字,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给喧闹的市场增添了深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受顾客喜欢。
年底的天气大多是寒冷的。如果碰上晴天,在冬阳之下,现场书写方便,心情舒畅。要是在雨天,细细的雨丝夹在寒风中,飘然而下,滴在脸上,一阵清凉,一阵寒风吹过,写字的手被冻得都不听使唤。
那时,小年过后,我备了一担箩筐,里面装着笔、墨、纸、砚、绳索、夹子,再加上两只小板凳、一幅写字案板及其支架,常用的工具就基本上备齐了。先天,我与妻子从街头看到街尾,用心地踩下一个点,便于写春联、挂春联、卖春联。当万事俱备,就静静地期待明天的太阳。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抢争地盘而产生矛盾,笠日清晨,天才蒙蒙发亮,我们便早早地起床,挑起那担箩筐,匆匆地向市场前行。
这时,整个市场还安静得很。高高的建筑物里,不管是营业的门面、还是居家的套间,绝大多数还是门窗紧闭。偶尔,有几间房里开亮了灯,光线透过窗子,照射在外面灰暗的空气里,格外地明亮。整个街道还是空荡荡的,有几辆小车和摩托送着客人匆匆地朝汽车站方向奔驰而去,到了汽车站才看到人来人往的场景。还有一些挑小菜的生意人也像我们一样,正埋头赶路,那根韧性极强的扁担,在他们的肩上随着强健的步伐而上下颤动,菜叶子上还沾有泥土和水珠,显然,他们正是从农村进城的。
我们将春联挂在绳索上,摆开案板、笔、墨、纸、砚,耐心地等待着顾客,随时准备现场书写。随着太阳的升起,涌入城里的人愈来愈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我与妻子都是一介书生,没做过生意,但我们很热情,每当有人在我们的对联旁围观时,就主动与之招呼,因人而异,见机行事,总能扯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很多时候,我将对联按市场价出售,遇到特殊情况,就灵活处理,便降价出售,半卖半送地让其高兴而来,舒心而去,这样,我们的生意也就兴隆起来了。
一般不到两天的功夫,我曾经积累的春联有些就缺货了,为补足货源,就得现场书写。我系上围裙,展开红纸,专心地书写,妻子帮我缓缓地拖动纸张,一幅对联几分钟便挥毫而就,笔落字干,当即挂上。
在泼墨挥毫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观众,他们很多是手提年货,驻足围观,或沉默,或你一句、我一句地点评,在这点评之中,有的春联就当场被卖出,也许是从众心理在作怪,有人偏要卖现场书写的,弄得我一时闲着无事,一时又忙得伸不直腰。
还有趣的是帮别人现场撰写对联。春联的内容实际上是顾客的心愿。他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上有好家庭、好心情、好身体,事业上有新发展,新景象、新突破。不同的人,谋不同的事,其愿望自然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其所要求的雅俗程度亦各异。
记得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我的摊位前,请我帮其撰写一幅适合新居的春联。他要在春联中表达这几层意思:一是有福,二是长寿,三是屋旁有森林公园熊峰山,四是前门有一条永乐江,五是希望做生意有财气。我思索片刻写道:“福星朗照,熊峰山前风光好;寿诞绵长,永乐江畔财运佳。”横披:“迎春接福”。虽然我作的春联对得不很工整,但他很满意,说在他的心坎上去了,我现场替他书写完毕,让其如意而归。
每年卖春联的日子只有五至六天,我们起早探黑,风雨无阻,饱尝到了劳动的艰辛。面对观众与行家,还真切地体验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无止境、艺海无涯的名言古训。
十多年又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年的氛围依然浓厚。每逢春节,大家常贴着烫金印刷的春联,但街头巷尾,还能见到不少写春联的摊位,还能看到一些青少年跟着“师傅”忙着写春联。传统的习俗在沿袭,传统的艺术在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日月如梭,十多年一晃而过,在街头摆摊设点、挥毫泼墨写春联的体验深深地刻在我记忆的光盘上。
▲作者手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阳泉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