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生不老客
我是在下南大街的南康里出生长大的,到年搬走时在那里住了23年,对于儿时住过的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不由得想动笔把那一段记忆记录下来。
我的这段回忆时间段定在五十年代到文革前。
先说一下南大街的起止位置,南大街北端接红照壁街,南端到南门城门洞儿,参见图1。
图年代末的成都地图(局部)
从图1上可以看出,从南方来的人过了河上的万里桥要进城,还要经过一小段路(地图上标注了数字1,2,3的地方)才到城墙处,而且这段路并不是正对着南大街的,错开了一段位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
以前的成都市区周围是有城墙围起来的。参见图2。
图年的南门江桥门和浣溪楼
从图2上看出,南门有一个主城墙,城墙上有一个两层八角的城楼,称为浣溪楼。在主城墙的外面还有一个半月形的瓮城(也叫月城),城墙上有一个三层的箭楼。要进城的话必须要先进入月城,再通过主城墙。主城墙的城门叫江桥门,比较大,是正对南大街的,月城的城门比较小,是偏在月城左边的,主城门与月城门之间有一条街道叫月城街,这条街道是倾斜的。
参见图3和图4。
图3南门月城门外20年代照片
图3是20年代的南门月城门外,左上部的人进出的地方就是月城门,门比较小,被房子遮住了看不到。从图上可看出月城门到右上角的箭楼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图上左下的道路是倾斜通向万里桥的。
图4南门江桥门和月城街年
图4是南门月城里面的月城街和主城墙门江桥门。从月城门外进来的人经过这条倾斜的月城街进入照片上方的主城墙的门以后就是南大街了。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日本飞机轰炸成都,为了方便市民躲避空袭,把四城的城门以及月城都拆除了,就剩下了图1中那那样倾斜的街道,而拆除后剩余的主城墙缺口处以及外面的一片空地,人们习惯称为城门洞儿。
图1中标注数字1和2的那一小段街叫桥北街,标注数字3的那一小段就是拆除月城后兴起的街道,仍然沿用了月城街的名字。
大约从八九十年代起,把桥北街和月城街都合并进入了下南大街,不再有桥北街和月城街了,所以后来的下南大街一直延伸到了万里桥头。但我这篇文章的时间段是文革前,所以仍从城墙处说起。
过了城墙之后左右两边分别是由原来城墙内的马道形成的两条小巷子,左边是西都街,右边是东都街,这两条小巷都是半边街,靠城墙一面是斜坡,斜坡上只有很少的房子,房屋都集中在靠城内的一面,斜坡与房屋之间的道路约一米多宽,街上都是住家户,没有商铺。
五十年代一路公交车刚开通时,起点站就设在东都街口的城墙处,返回的车就在城门洞儿处掉头,站台边街沿上立有一个用木板制作的小人,上面写着“比我高,请买票”。那时坐公交车的起价是两分钱。大约是五十年代中期把起点站延伸到了浆洗街,城门洞儿的这个站就撤销了,改到了中南大街,再后来起点站又延伸到了武侯祠,
过了西都街和东都街,就正式进入南大街了。从图1上可以看出,整个南大街由北向南分为上、中、下三段,左边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小街,从南向北分别是文庙前街和文庙后街;而右边则有三条东西走向的巷子,由南向北分别是金字街,东桂街和纯化街,本地人习惯称为一巷子、二巷子和三巷子。我们从小就是这样叫的,家中的长辈也是这样叫的。
但是有人根据光绪20年(年)的成都地图(参见图5),说金字街、东桂街和纯化街与一巷子、二巷子、三巷子共是六条街,西半段分别称为金字街、东桂街和纯化街,东半段分别称为一巷子、二巷子、三巷子。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是错误的,因为给街道取名时总是从一个街口到另一街口才算是一条街,如果一条长街中间没有交叉方向的街截断的话,那么就只能是一条街,而金字街、东桂街和纯化街中间并没有交叉的街道,所以不可能是六条街。但因为一巷子、二巷子和三巷子这几个名字用得很多,所以在地图上把六个名字都标注出来了。
图5光绪20年的成都地图(局部)
这三条巷子本是完整的街道,但是年修建共青路(后来叫人民南路二段)、锦江宾馆和锦江大礼堂时把这三条巷子东边全部截掉了,只剩下西边靠南大街约几十米的一段。
从图1可以看出,东都街和金字街在城门洞儿的相交处很尖,那里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五十年代时那里楼下有三家构成品字形的铺子。最尖处门朝向西边的是一家弹棉花的店,朝向东都街口那面是一家卖猪肉的,朝向金字街那一面则是一家修车铺,修自行车、架架车等。弹棉花的店铺上方挂了一个园形的钟,便于市民看时间。
过了金字街口就是下南大街的铺面了,参见图6。
图年左右的金字街口
图6是年左右的金字街口,金字街基本快拆完了,从图上卖牛肉的店开始就是下南大街的铺子了。
五十年代时,卖牛肉的那个位置是一家中药铺,约有两、三间铺面,一个长长的柜台与街面平行,柜台上方的房樑上挂了一大卷细的纸绳子,绳子下端垂到柜台边,有人来检药时,店员检好了药就用事先裁好的方形纸张把药包成四棱台形,麻利地把纸绳子拉过来在药包上绕一圈,交叉后把药包转一个方向再绕一圈,打个结后用劲一顿把纸绳子扯断,包好一付药大约就十多秒钟。在店里通常还有一位中医师坐堂,病人可以直接找坐堂医生看病,然后就地检药,节省时间。除了平常的看病卖药,记得每年的端午节,药店还事先把雄*、香草分成小包,方便人们购买。民间习俗要在那天买雄*泡酒喝,蘸雄*酒在小孩脸上画王字以去邪,香草则是买回去装在香包或装在纸折成的“粽子”里,外面緾上五颜六色的丝线挂在身上以示吉祥。除了在药店买药之外,记得还在药店买过一种叫“自然铜”的矿石,用来装矿石收音机。
从中药店往北是一家卖生牛肉的店铺,看来金字街口子上卖牛肉是老传统了。再往北有五金店、卖毛线崇宁线的店、铁匠铺。铁匠铺老板姓罗,店铺里边有一座铁匠炉,靠墙有一个风箱连着炉子,炉子旁边是铁砧,门口摆着打好的火钳、锅铲、门扣等日用铁器。
铁匠铺往北有卖鸡蛋的、钟表修理店、消防队。这个消防队以前在城门洞儿东边靠近城墙处,搬到下南大街后占有三间铺面,楼上住人,楼下停了两辆大的消防车和一辆小的指挥车。消防车旁上方的望板开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园形孔,一根约手腕粗的铁柱子立在消防车旁边,穿过上方的园孔中心直通二楼。当时的通讯不发达,为了及时了解哪里有火灾,在四门的城墙上都修有望火台,南门这边的望火台就修在西都街的城墙上,当出现火警时望火台上就用电话通知消防队。
好几次看到消防车出动时,消防队员们纷纷从楼上抱着铁柱子通过园孔滑下来,还没有落地手在铁柱上一推,人就站上了消防车,马上拿起车上的消防服往身上穿,后下来的人还来不及穿好消防服,车子就开动了。车子开出去后车上都还有几个人一只手拉着车上的栏杆,另一只手穿消防服。
消防队过去有糖果糕点铺、饭馆、烟铺。五十年代时这家烟铺主要卖水烟丝。烟铺门口有一卷草绳,绳头是燃着的,烧的速度很慢没有明火。当时火柴还是金贵的,平时人们都用纸捻子(用草纸卷成的长短粗细都与筷子相当的细纸卷)点火。任何人都可以拿根纸捻子到这里来借火。吹纸捻子可是个技术活,要把嘴巴缩成O形,迅急吹气并马上用舌头堵住嘴,纸捻子就燃起明火了,不会吹的人总是吹不出明火。
烟铺过了有家卖碗的店,卖粗瓷碗等。再往北有家水果店,到了秋季这家店里还支起铁锅卖糖炒板粟,现炒现卖。再过去有家裁缝铺,最后一家是杂货铺,卖花椒海椒酱油醋等等,有三间铺面。
过了杂货铺转弯就是东桂街了,街口与杂货铺相邻的就是双眼井茶铺,茶铺门前的街沿上就有一口井,井上有两个井眼,故称双眼井。井周围都用红砂石板铺地,井口是园形的,高出地面一、二寸,防止污水回流到井里,井边放有木制的井盖,晚上不用时把井盖上。井边常年放有两根竹子做的井竿,一根井竿的头上绑有铁钩,可直接用铁钩勾住水桶把子,另一根井竿距竿头一寸多的地方开了一个孔,可以把水桶上的绳子穿过孔再套在竿头上。这口井的水很清,小时候我家吃的大多数都是这口井的水。有时候洗衣洗菜也到井边来洗。双眼井茶铺再过去几步有个公共厕所。
下面说说下南大街的西边。先参看图7和图8。
图年代的西都街口
图7是90-年代的西都街口,图上左边三轮车处进去就是西都街,五十年代时口子上约有两米多宽,里面则不到两米。再往左边就是城墙了。冬天有一老太婆在靠着城墙的地方卖火,一口大铁锅里装了一些麸渣儿(木炭),还装满谷壳和锯末,堆得尖尖的,有些是烧着的没有明火,地上放一把小铲子,一把火钳,旁边的竹篮里装着大大小小的麸渣儿。
我给爷爷去买过几次火,太婆先把我提去的烘笼儿里烧过的灰倒掉,用火钳从铁锅里夹了两、三块烧着的麸渣儿放在烘笼儿底部,再从篮子里夹来几个麸渣儿,先是稍大块的,后是小块的,最后再铲一些谷壳锯末在麸渣儿上面,直到把烘笼儿的瓦缽装满,完了用铲子轻轻把谷壳锯末拍紧。这样买一次火要两分钱,可以烤大半天。如果只买一分钱的火,则只加一点小麸渣儿和谷壳锯末,烤的时间要短些。
图上老南门修车店处在五十年代时左边门那里是卖炒货的(人参米、炒豌豆、炒葫豆、红苕片等等),买这些炒货要自带包装,我去买人参米都是带的手帕子,买一分钱的人参米倒在手帕上,把相对的两个角提起来打个结,再把另外两个角提起来打个节,能把一张大手帕子装得胀鼓鼓的。买豌豆葫豆等则直接装在衣服口袋里。右边门那里是卖切面的,我家爱到那里买面块回去煮烩面吃。从右边的楼房处开始就是下南大街了。
图年代的下南大街口
图8是90年代的下南大街西南头,图上可看到图7上的修车店,那幢三层楼房是文革中把东波茶铺拆除后修起来的,楼下是邮*局。未修楼房以前那里都是平房,但没有那么长,与后面的平房是对齐的。
以前的老平房也有四家像图上邮局那样门是开向南边的。最左边一家是连环图铺子,小时候我常到那家连环图铺子看书,一般的书一分钱可以看两本,厚一点的书则一分钱一本。六十年代时那家连环图铺子没开了,改成一家理发店,理发店老板姓宋,他的儿子是我的初中同学,每次去他家理发时他都要和我摆半天,话特别多。第二家是蔬菜店,第三家是住家的,第四家是卖猪肉的。转拐过去所有房子开门都是面向东边了。
拐过去第一家是东波茶铺,约两、三个开间,进去以后里面很大很深,从茶铺后面可以走到西都街的一个院子里再从西都街上出来,出来后旁边就是西都街的公共厕所。
茶铺门口还摆了几个大簸箕,装着炒瓜子、花生、葫豆之类的。东波茶铺是附近很有名的茶铺,经常满座,茶铺里还有说评书的,打道筒的,著名清音演员李月秋也曾在东波茶铺演出过。
五十年代中期搞爱国卫生运动时,我正在上小学,班上的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宣传队,到东波茶铺表演过花鼓、金钱板等。班上有个同学叫马友雪,金钱板打得相当好,不亚于成人。
小时候在附近耍口渴了,常跑到东波茶铺里去喝“加班茶”。
东波茶铺往北有一家布店,约两个开间,那是附近几条街上最大的布店,小时候家里大多都是在这里扯布做衣服裤子。记得我要上小学时,母亲就带着我在这家店里扯了一尺布回去给我做的书包,连同揹带都是用这尺布剪下来的布条拼接成的。这家布店还是南大街一带铺子里最早使用日光灯的,当时我们叫它“电棒”,日光灯刚安起那段时间,只要吃过晚饭有空,小伙伴就约起到布店去看“电棒”,看到白色的灯光把店铺照得雪亮,很是稀奇,要在店铺门口的街沿上耍好久才回去。
布店往北有香烟店,隔壁有家卤肉店,卖卤肉、卤鸭子等等,卤肉的铁锅就支在门口,有趣的是,这家卤肉店还可以代客卤肉,你把要卤的肉拿去,他给放在锅里,卤好后你把肉拿走,不用付钱,肉卤出的油在锅里就当工钱了。这家卤肉店就是后来有名的谢鸭子。
卤肉店往北有家糖果店,比较小。再隔壁有家烧房,烧房的黑漆大门上有“乾元烧房”四个字,要两扇大门合起来才看得清,在后面院子里酿酒。
乾元烧房往北是一家打锅魁的店,店面不大,做的有白面锅魁,红糖锅魁,椒盐锅魁,旋子锅魁,混糖锅魁等等,不同的锅魁做成或园或方不同的形状,或者上面撒点黑芝蔴或白芝蔴做为区分的标记。记得当时的白面锅魁是两分钱一个。儿时有一个锅魁童谣:“哧梆梆梆梆梆梆,城门洞儿的锅魁一声响,一个锅魁重八两,三个锅魁一斤半(那时的称是十六两一斤),权吃锅魁不权吃饭,腾腾腾,锅魁莫得饭养人”。大约六十年代后这家锅魁店没开了,改成了一家包子店,生意爆好,一直开到年。
锅魁店往北是一家饭馆,招牌叫仁和春,有两、三间铺面。饭馆往北有家修理店,修理钟表眼镜钢笔等等。过去依次是一家收旧货(麻布口袋等)的店、卖稀饭、面和包子的店。再过去就到了火神庙。图1的地图上标有数字4的地方就是火神庙,门牌号是下南大街37号,庙里虽然有塑像,但我记事后里面就是住家的。整个火神庙呈上下翻转的L形,从街门口进去是一个长长的巷道,抵拢倒右拐又是一个巷道,巷道两边基本都是住家的。从街面上进去几米处右边有一个公共厕所。
火神庙往北是一家卖二手服装和劳保用品的店,里面还挂有裘皮。这家店往北有一家卖热膏药的,一口铁锅里熬着大半锅黑黑的膏药,就像沥青一样,锅底有小火,使膏药不会凝结,店主人不时用一根木棍在锅里搅动,旁边放了一个搪瓷盆子,里面装着凉水。有病人来时,店家先问病人哪里痛,让病人脱开衣服,然后就用木棍从锅里搅起来一大块膏药,放在凉水盆子里用手把它扯成扁平状,温度适合后把膏药敷在病人痛处,让病人自已按住,如果膏药冷了变硬了就取下来放进锅里,换一块再敷。我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就走了,不晓得总共要敷几次。
膏药铺往北有一家大的服装店,卖成品服装,再过去是瓷器铺子,卖细瓷碗、瓷盘、花瓶等较高档的瓷器,店铺很大。再往北就是千秋照相馆,门牌号是下南大街49号,参见图9。五十年代初我记事时就有这家照相馆了。
相馆门口是一个玻璃橱窗,进去是一个柜台,再往里面是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亭子,种有花草树木,放有用木板制作的动物图案,可作为照相的外景,围墙上爬满藤蔓植物,墙上开有一道小门通向55号的南康里。这家照相馆是南门一带唯一的一家照相馆,周边的人可能都在这家相馆照过像。我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照片都是在这家相馆照的。
70年代中期有了儿子以后,也带儿子到这家相馆照过相。相馆的老板姓冯,他的儿子去年把老爷子的照片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