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鲁砚实用小砚种,不比端砚歙砚差!你知道几种?
——鲁砚下发俱佳五小龙:紫金砚、紫丝砚、砣矶砚、淄砚、田横砚!
作者:鲁之揅
鲁砚,这个以山东简称命名的砚台群体,多达几十种,其中有些小砚种并不为人所知,但是它们非常实用和珍贵,今天笔者就带着各位砚友认识几种吧!当然,这是我认为下墨效果比较好的,如果有不同意见,也不要给我说了,太忙!
1、淄砚
2、紫金砚(又名端上)
3、紫丝砚(又名莒端)
4、砣叽砚(又名雪浪金星砚)
5、田横砚
1.淄砚
最近有缘入手一块淄砚,是块老砚台,不知道出自谁之手?顾二娘还是高凤翰?可惜没有砚铭,但是非常厚重,如下图:
淄砚是山东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国名砚之一。淄砚有多年历史。山东淄川县所产石砚。砚材细致,极发墨。以淄石制砚北宋已很盛行。明余怀《砚林》载:“宋熙宁中尚淄石砚,神宗亲择共尤佳者赐司马温公。”淄石在北宋时就有韫玉、金星、青金、墨玉等名称。淄地多山,石可制砚者很多。
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淄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端砚、歙砚、苴却砚一起,并列全国四大名砚之一。《淄州志》以及历代诸多名家权威的砚石录著均有记载,中国故宫博物馆也有收藏。年3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砚台全书》也充分论证,淄砚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因古称淄州而得名。起始于唐,盛于宋,苏东坡称其为“淄石砚”米芾称其为“淄州砚”,唐彦猷在《砚录》评述:“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陆游《蛮溪砚铭》:“龙尾之群,临韫玉之伯仲也。”所以淄砚又有韫玉之称,古人评砚有端石尚紫,淄石尚黑之说,由于淄砚金星遍体,又有“金星砚”之称。北宋末,金兵入侵,文化中心南移,在以后的二百年间,淄砚一度沉默。明清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时期的文化繁荣,淄砚复为世人所重,乾隆年间,盛百二任淄川县令,对淄砚的历史、现状和石质进行调查研究,编《淄砚录》并引用宋人邵康节的《金雀砚诗》:“铜或常有,未尝见金雀,金雀出何所?必出白云岳……”后经实地考察,所产砚石每不如从前,砚石出现的并非金星而实为金色雀斑,因而淄石又有“金雀石”之称。
淄砚产地较多,但以淄砚的地质年代而论,淄砚似乎可分为两类,一是与淄博盆地中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煤系地层有关;一是20世纪70年代所发现的砚材,产出地层为古生代寒武系。前一类产地为淄川罗村洞子沟,这就是历代文人所记述的淄砚。另一类产于淄河源的虞望山。罗村所产砚材,为井下开采,呈黑色,上层松疏,非良材,下层坚润为制砚的上品之材。砚材属粉沙质泥岩,所含矿物成分为显微晶质状方解石,褐灰色半透明状泥质物,次棱角状以石英为主的粉沙级矿物。偶含*铁矿物质,有金星闪烁映日有辉。产于虞望山一带的彩色淄石,有水坑和山坑之分,但所含矿物成分大同小异,属泥质灰岩。
以淄石制砚,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加以利用,罗村一带的淄石,结构密致,石质细润,硬度适中,古人所谓贬意的“有瓦烁之象”,多是指其上层松疏之砚材。而下层的良材“有瓦烁之象”的颜色和上层“有瓦烁之象”质地松疏之砚材有本质区别。如果将所谓有“瓦烁之象”的良材,根据其特点巧妙地加以利用,摹刻一些秦砖汉瓦之类的题材,显得更加逼真,苍古高雅,是其他砚品所不及的。虞望山一带的彩色淄石,如根据它的色彩纹理加以利用,亦能刻出有意象的佳作。启功先生曾题淄砚铭:“锋发墨,不伤笔,箧中砚,此第一……”对现代淄砚的品位作出较高之评价。
2、紫金砚(又名端上)
下面这方砚台是一块琅琊紫金石做成的,坑口是兰山区铁牛岭坑,附近有红埠寺,漂亮的砚料做成,阳光下遍体银星,下发的效果也是棒棒哒!
试水后的效果
开始研墨
墨色油亮
用牛奶磨下
不错
3、紫丝砚(又名莒端)
垫《鲁砚初探》中记载:紫丝砚产于莒南县水库河底,系蛇纹岩之夹层,蕴藏量较少,开采不易。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砚,称“莒端”。石色多青黑,有灰绿、灰*诸色掺杂其间,似蛇皮纹。以刀刮之有朱砂点成红色缕丝,着水变紫,以取名为紫丝石。石质细而坚,滴水不干,呵之生润,下墨细速,久用不乏。山东省地质博物馆资深专家张希禹、张鲁府的《谈鲁砚的开发及现状》一文中,对紫丝砚是这样描述的:紫丝砚——产于莒南县壮岗镇下峪子村,地层为元古界胶南群洙边组,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其石多靛青色,石中含辰砂微粒,所以加水磨制时,便出现紫红色石沫,故称紫丝石。其石很早被人用以制砚,因石质极接近端石,曾被人们称为“莒端”。有一方用紫丝石刻制的传世古砚,砚铭曰:“此处便有紫丝石,何必远求端溪砚。”对紫丝石给予高度评价。
张希禹称“辰砂微粒”,石可先生称“朱砂点”,其实,“辰砂微粒”“朱砂点”是同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辰砂又被称作为朱砂,它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彩石。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开始应用辰砂做颜料。紫丝砚与墨相互研磨,砚石中的辰砂色增强了墨色偏暖的倾向,丰富了墨色的层次,提升作品的品位。另外,紫丝砚中含有的朱砂,在民间有避邪消灾的说法,因此,很多民间艺人也喜欢用紫丝砚来研墨、作画、写对联。因此,紫丝砚是书画家追求的圣物。此砚还有个特点:因石料不是平行于岩层取料,故而砚面石品类似松花的刷丝,且中间部分辰砂的含量很高,两边的含量相对低一点,这个我有点想不通,请懂岩石学的朋友指点。上两图中红色部分是打磨时石沫的颜色,发红的部分说明辰砂的含量高。4、砣叽砚(又名雪浪金星砚)
砣矶砚又称鼍矶砚、金星雪浪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山东名砚。
鼍矶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抗战时期停产。佚名《砚品》:“宋时即以鼍矶石琢以为砚,色青黑,质坚细,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纹者最佳,极不易得。”明徐渭:“鼍石可与歙石乱真。”清高凤翰《砚史》:“北方砚材青州红丝,登州鼍矶而己。”清时,鼍矶砚为宫廷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鼍矶砚一方,为乾隆年间所制,色青间碧,中凝白,发墨佳,周围刻蟠螭五,覆手镌乾隆手书七言诗一首“:“驼基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须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鼍矶石含有微量自然铜,如金屑撒石上,闪耀发光,即所谓金星。色青黑,略呈绀青、灰绿色,有明度不同雪浪纹,小如秋水微波,大如雪浪滚滚,着水似欲浮动,映日泛贝光,故名金星雪浪。
下图是砣叽砚和歙砚,大家先辨认区分下吧:
好了,我来解开谜底:
最上面左边的是砣矶砚,右边的是歙砚;下面两个,左边是砣矶砚,右边是歙砚。它们是不是很接近?
上图为80年代的山料砣叽砚。
上图为歙砚眉纹料。
上图为上图为新作的水料砣叽砚。
上图为歙砚鱼籽料。
大家发现了吗?它们的纹路还是有些相似的。放到阳光下,它们都有闪烁的金银星。
另外它们的原石也有些相似,即断口呈现参差不齐的层叠状,有点像压合的刨花板或者喂猪的豆饼。如下图:
这是砣矶石
歙石
歙石
砣矶石和歙石
上图中,左边是砣叽石料,右边是歙石石料。
再来看看它们的下发效果!
看,都是银星
都还不错!
这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点赞收藏转发,或者也可以和我交流。我是玩味山房的玩味儿者,号称青徐海岱间南宫砚友、砚痴揅者的鲁之揅(助手彳山几〩亻言号aidushuxuexi),想知道在玩味山房隐居的美女姐姐们是怎么改造老砚台的吗?你体验过研墨的感觉吗?或者能跟我们分享你的手艺和心得吗?让我们一起来玩转传统文化吧,因为传统的才是时尚的!
5、田横砚
田横砚制作技艺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因石质细腻均匀、容易下墨、不会损耗毛笔而被砚台制作者青睐,早在明清时期被当做礼品赠送至京城,制作田横砚的砚石产自田横岛西南部海底,大部分时间被海水覆盖,只有11月份冬季大退潮时才适合开采。
一块石头从海底挖出来,到变成可以打磨的粗胚,需要一年的时间:开采后经暴晒、敲打去掉石头上的裂痕;之后切割、去皮打磨,露出黑色内里,然后雕刻成粗胚;最后设计、粗雕、细雕、打磨抛光、上蜡处理,一块砚台才算做成。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海底石头,经过精心打磨与雕刻、包装成砚台,最贵可卖到几万元。
这期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点赞收藏转发,或者也可以和我交流。我是玩味山房的玩味儿者,号称青徐海岱间南宫砚友、砚痴揅者的鲁之揅(助手彳山几〩亻言号aidushuxuexi),想知道在玩味山房隐居的美女姐姐们是怎么改造老砚台的吗?你体验过研墨的感觉吗?或者能跟我们分享你的手艺和心得吗?让我们一起来玩转传统文化吧,因为传统的才是时尚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