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酸,平。归肝、胆、心经。
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枣仁粥治大病后失眠
《张氏医通》记载,大病后,不得眠,大便不通,一味枣仁擂水去渣,煮粥频频食。
有个肝癌的病人,放化疗后,癌细胞虽然没有扩散了,但人显得非常憔悴,毛发脱落,脸色苍白,医生叫他要多休息,可病人苦恼地说,我经常躺在床上想休息睡觉也睡不着。
老爷爷说,现在大病恢复需要慢慢调理。
病人说,可我这该怎么办呢?晚上睡不好,白天大便也排不畅快,经常要用开塞露,连拉泡屎的力量都没有,想干点活也干不了,想睡个觉也睡不好,我这个该怎么办呢?
爷爷说,不管怎么样,睡好觉才有精神,胃口开,大便通调才有力量,得先治疗这两样。
小指月说,爷爷,那是不是开个安神通肠的方子?
老爷爷说,病人体虚,不耐药力,稍微用药重一点,就容易伤到胃气,倒不如用个食疗方,既可以养胃,又可以安神通降的。
小指月说,粥能养胃,又要安神,又要通便,那是不是用枣仁呢?
老爷爷说,没错,枣仁入心肝,酸收能够缓心急柔肝弦,有利睡眠,而凡仁皆润,这枣仁也不例外,滋润可以滑利大便,所以就用一味枣仁煮粥来吃。
病人喝了这种平和的小药粥,吃一周后,睡眠大为改善,大便不再用开塞露,非常通畅,后来病人嫌每天煲粥非常麻烦,老爷爷便建议给病人用枣仁配合元胡,打成粉,因为病人偶尔还会肋胀。
这样枣仁能养心安神,柔肝止痛,元胡既可镇痛,用醋制过后,还能入肝安*。这样病人就用这药粉子,连续服用两个多月,睡眠治疗一直保持得很好,头发也渐渐长出来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马有度经验酸枣仁配伍延胡索治疗不寐,以酸枣仁炒香研粉,嘱患者自采夜交藤、鸡血藤煎汤送服,效果良好,自称为“枣仁双藤方”。以后每遇虚烦不眠者,或单用此方,或酌情配伍,亦多获效。
年我带领学生下乡巡回医疗,见农村痛证甚多,仓促之间,每用醋炒延胡索粉6g,开水送服,日服二三次,多有良效。有些病人求效心切,往往倍用顿服,不仅疼痛迅速缓解,而且昏昏入睡。因而悟出延胡索似有安神之效。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均未见有延胡索能安神的记载;又查古今医案,亦无用其治疗不寐的报道。后来,从一份内部资料中得知,将延胡索的有效成分试用于失眠患者,取得一定效果。
此后,每遇虚烦不得眠者,便在“枣仁双藤方”的基础上,再加入延胡粉,果然收效更捷,而且头昏、头痛的症状也迅速缓解。欣喜之中,又自称此方为“双粉双藤方”。有的病人无法煎药:便减去双藤,仅用双粉,同样取得良好的安神之效。
这些零散的经验提示,酸枣仁和延胡索在安神方面似有协同作用。继而约请研究单位进行药理实验。果然,酸枣仁的浓煎液和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在镇静催眠方面确有协同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其协同作用尤其明显。于此似可说明,凡在临床实践中确属有效者,必有其科学道理。
盗汗亦有阳虚
《魏氏家藏方》芪附汤能治阳虚盗汗。
小指月说,爷爷,不是说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吗?怎么阳虚也会盗汗,会不会错了呢?
老爷爷说,常规是阳虚自汗,可阳虚到一定程度,照样会盗汗。
《*帝内经》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而中医认为,阳主固密,当真阳亏虚时,固密阴液功能下降,不仅汗出,还容易出血,整个身体固密津液阴血功能减退。
有个冠心病的病人,经常心慌心悸失眠,吃了不少养阴安神的药,虽然有所缓解,但一直都没有根治。
医院说,这心肌劳损不容易治,而且不能过于劳心劳累,而这病人经常操心,单位上的事,家庭里的事,从早到晚,一件接一件,根本停不下来,所以经常用心过度,就心慌气短,白天汗出。
最近一下子劳累过度,连续熬夜后,发现晚上睡醒满身都是大汗,衣服彻底湿过,不换过就没法再睡,病人以为,一天两天挺挺就过去了,可十来八天都是这样子,搞得睡觉质量更差,心慌心悸发作次数更多。它不得不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摸着病人脉象,如若无力,可病人的神志却挺兴奋的。
老爷爷说,这种盗汗就是典型的阳虚不固密,如果是阴虚盗汗,脉象一般偏于细数,可脉象已经很濡弱了,有力无力可以分虚实阴阳。这种无力脉象乃长期劳损心脏所致。
小指月说,那是不是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来固摄呢?
老爷爷说,对了,一般人以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只治疗男子失精,其实精汗同源,只要阳虚不固密,这方子对于盗汗,效果也很好,不过还要加*芪、附子跟枣仁。
小指月说,为什么呢?
老爷爷说,张仲景曾经讲过,阳虚的人会汗漏不止,加进附子,令阳主固密功能加强,其汗自止,至于加*芪是补气,这样配上附子补阳,气阳双补,阴血就能被固密统摄起来。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还要加枣仁呢?
老爷爷说,汗为心之液,各类汗证,到最后都会不同程度导致心烦失眠,加枣仁可以酸收,养阴血以敛汗安神。
果然病人服用一剂汗遂止,服三剂后,睡眠质量加强,一夜无梦,晚上不再翻来覆去睡不着。
老爷爷说,对于心肌劳损,心脏功能不强的人,你用*芪、附子配合酸枣仁,既有芪附补阳气,又有枣仁养阴血,既有强心壮脉的作用,又无烦躁伤阴的弊端,真是温养强心的一组绝妙药阵。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龚士澄经验枣仁*芪附子方治阳虚盗汗
《金匮要略》:“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尤怡云:“脉虚弱细微,则阴阳俱不足矣。阳不足者不能固,阴不足者不能守,是其人必喜盗汗”。
《素问》:“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经文已经阐述盗汗不仅阴虚,也有因为阳虚者。是阴阳互为其根之理。
辨证要点:①盗汗多见于上半夜,或上半夜多,下半夜较少,汗液稠黏,汗冷;②周身常觉畏寒,喜暖,手足不温;③脉虚弱,或浮数不任重按,舌润;④多在冬寒时发病,夏秋较少。
集验方:熟枣仁9~15g,*芪20~30g,熟附子(盐制)9~12g,清水浸泡15分钟后,文火慢煎,睡前服头煎,次日晨至午2时服二、三煎。忌食辛辣。
张某,女,39岁,秋末冬初,即较同龄人畏寒喜暖,稍受凉,易感冒。近2周来,每夜醒后发现盗汗,汗冷而黏,内衣均湿,周身益寒,四肢不温,出汗之时,并不知晓。
曾服当归六*汤、归脾汤加减多剂,未能奏效。察其容貌白胖,脉虚弱,舌质淡,舌苔润,证属阳虚盗汗。方用:熟枣仁12g,炙*芪30g,盐附子10g(先煎),3剂。每日1剂,水煎3次作3次服,睡前服头煎。3日后,药尽汗止。
杜某,男,29岁,自幼即形瘦、盗汗、口干、便燥。医用当归六*汤加浮小麦、煅牡蛎,数剂汗止,发即常服此方。结婚后,阳事不振,身体渐肥,四肢欠温,不如婚前轻快。
近来盗汗较频,以前方加量服之,汗出益多,沾衣湿被。自述上半夜盗汗较多,身凉而黏,喜近暖处。诊其脉豁大,按之则弱,舌苔白泽,此乃滋阴清热药过多,也是阴损及阳之变,转属阳虚盗汗。
方用:熟枣仁12g,炙*芪40g,盐附片10g(先煎),5剂。每日1剂,睡前服头煎。复诊时盗汗减半,脉舌转佳,惟仍喜暖畏寒,是阳未足也。上方加附子至12g,5剂。服后汗止。继用肾气丸(浓缩丸)每次8粒,1日3次,于阴中补阳,以免复发。
按:盗汗以阴虚为多见。但从临床观察,不仅阴虚,也常有阳虚,或阳中有阴,阴损及阳,病因病机不一。不宜用阴虚二字以偏概全。
例一,素禀阳虚,用枣仁*芪附子方,3剂而盗汗随止。例二,本属阴虚,因滋阴清热的方剂太过,阳气受挫而不能固,转为阳虚盗汗。
酸枣仁治精神失常
有个女孩子因为精神失常,被迫停学,原因是娃子经常考试不及格,被他父亲责骂,晚上常常惶恐不安,后来有一次父亲多骂了几句,这娃子就到处乱跑,苦笑不休,晚上没法睡觉,甚至严重失控,连大小便都不避人群。
家里人急忙给她送去精神科,服用各种镇静的药,虽然用药时控制住了,可一不服药,各种病症又起来,不得已只好退学。
老爷爷说,教小孩子可以骂,但骂必须有个度,不是怪怨而是鼓励,娃子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的事情,更是父母的责任。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才有一个懂事的娃子。这娃子父母听了也觉得很对不住孩子,小指月摸完脉象后说,爷爷,这脉象紊乱,不整齐啊!
老爷爷问,告诉大夫怎么最不舒服呢?
这小孩子说,晚上我心跳得很快,睡不着。
小指月马上反应说,酸枣仁去怔忡之病,这是《药性赋》上说的,晚上失眠,心悸怔忡,明显可以用酸枣仁汤,可以宁心安神,缓急止痛。
老爷爷说,酸枣仁汤养肝血,安神之力有余,可怔忡之功不足,还需要用点朱砂,把朱砂拌甘草,或者买朱砂安神片,来配合中药服用。
这样直接给孩子开了七剂的酸枣仁汤,孩子服药后,晚上睡觉变好,心跳心慌发作频率变少,七剂吃完,再吃十剂,基本上就很少心慌心悸了。没有再服用西药,癫狂也没有再发作过。这样举家都很高兴,孩子也可以再上学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中医趣话》记载:孙思邈治癫诀窍唐代永淳年间,相国寺有位和尚名允惠,患了癫狂证,经常妄哭妄动,狂呼奔走。病程半年,虽服了许多名医的汤药,均不见好转。
允惠的哥哥潘某,与名医孙思邈是至交,潘恳请孙思邈设法治疗。孙详询病情,细察苔脉,然后说道:“令弟今夜睡着,明日醒来便愈。”潘某听罢,大喜过望。孙思邈吩咐:“先取些成食给小师父吃,待其口渴时再来叫我。”
到了傍晚时分,允惠口渴欲饮,家人赶紧报知孙思邈,孙取出一包药粉,调入约半斤白酒中,让允惠服下,并让潘某安排允惠住一间僻静的房间。不多时,允惠便昏昏入睡,孙再三嘱咐不要吵醒病人,待其自己醒来,直到次日半夜,允惠醒后,神志已完全清楚,癫狂痊愈,潘家重谢孙思邈,并问其治愈道理。
孙回答:“此病是用朱砂酸枣仁乳香散治之,即取辰砂一两,酸枣仁及乳香各半两,研末,调酒服下,以微醉为度,服毕令卧睡,病轻者,半日至一日便醒,病重者二三日方觉,须其自醒,病必能愈,若受惊而醒,则不可能再治了。
昔日吴正肃,也曾患此疾,服此一剂,竞睡了五日才醒,醒来后病也好了。”这一巧治癫狂之法,取其酸枣仁有安神之功,配伍朱砂,故收到理想疗效。
孙思邈这一治癫之法,后世也有承袭,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一“宁志膏”,治丧心病狂,其方药及方义与孙法相似: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一分。四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也可用酸枣仁煎汤,空心临睡前服。
酸枣仁拾珍
孙鲁川经验
1、夜半胃痛吴某,女,41岁。胃痛、胃胀,不得眠,每至夜半举发,约过两小时,则胃痛自止,方可入眠。翌日晨起,并无不适。半年来时轻时重,未曾间断。经多方治疗,末见效果。
患者言语低怯,面色萎*,脉象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辨证:夜半为子时,子时当为胆气输注之时,胆气虚滞,故应时而病。再三揣摩,出一小方,聊以试之。
处方:酸枣仁30g,炙甘草12g。水煎1大杯,夜间10点迎病服下。服药1剂,一觉酣睡达旦,胃痛未发。翌日又服1剂,胃痛仍未发作,患者颇喜,又照原方服药6剂,其痛竟愈。观察数年,未见复发。
指月按:因病而不得眠,或者因不得眠而加重疾病,这里头加强睡眠都可以让疾病减轻。而酸枣仁能够养血安神,炙甘草缓急止痛,两味药虽然简单,却能够治疗夜半胃痛不得眠。
2、夜半腹胀张某,女,53岁,农民。每至夜半腹胀,辗转反侧,约两小时后,腹胀自消而安寐。病已半月。脉象弦滑,舌淡苔白腻。胃不和则卧不安。腹胀不得眠,每到半夜子时发病,按时辰观点进行推测,应属胆气郁滞影响胃气不和。
治以和胃宁胆法。处方:酸枣仁18g,陈皮9g。水煎1大杯,夜间10点钟迎病服下。连服3剂,腹胀不得眠症减轻大半,又续服原方3剂而病痊。
指月按:
脾主大腹,腹胀乃脾经气滞,而陈皮乃橘子的皮,正像一个大腹,善于理顺腹肠之气。配合酸枣仁养血安神即是安病。虽然只是两味药,却能理顺腹胀之气,令阳入于阴,其卧立安。
3、夜半发喘周某,女,44岁,工人,德州市人。夜半至天明,每发胸闷而喘,半年以来,其症时轻时重,未曾间断,虽经多方治疗未能痊愈,患者颇觉痛苦,脉象沉弦,舌质淡红,舌苔白薄中*。胸闷而喘,发自夜半至天明,按时辰为子(胆)、丑(肝)、寅(肺)三时。
用酸枣仁补益肝胆之气,再加川贝母降肺气以疏肝。斟酌试之。处方:酸枣仁30g、川贝母10g。水煎1杯,夜间10点钟迎病服下。上方连服4剂,胸闷作喘即平,效不变方,再予原方6剂续服,巩固疗效。
指月按:病人时常胸闷而喘,夜间不得已醒过来,这是痰浊堵在胸肺,阳不入阴,所以没法安睡,这时结合病人舌红苔滑,乃痰浊化热之象,而用川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把胸膈中顽痰挡道,一扫而开,再配合酸枣仁,养血安神,其卧立安。
4、我们在临床中经常发现疾病的变化与昼夜时辰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先以酸枣仁治愈夜半胃痛,然后又对夜半腹胀、夜半发喘、夜半胁痛等病症做了治疗尝试,皆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至于酸枣仁治疗夜半发病,我们考查了历代的一些方书,尚未发现有关记载,我们只是根据“酸枣仁实味酸性收,故主肝病”,“专补肝胆亦复醒脾”以及“能散肝胆二经之滞……除烦益胆气”等说法,认为酸枣仁为肝胆家之正药,故选此一药为君。
一案因其胃痛,故佐甘草以缓急止痛;二案因其腹胀,故佐陈皮以理气消胀;三案胸闷发喘,故方用酸枣仁补其肝胆之气,佐川贝母肃降肺气兼以疏肝。
酸枣仁是否就是治疗夜半子时发病的唯一药品,尚且不敢肯定,由于笔者水平有限,经验亦少,愿意提出这个问题,以供同道参考,共同在临床实践中加强研究。
指月按:晚上发作的疾病在睡前服药,按照《内经》、《伤寒论》的说法是,先其时而药之。这样截断扭转在疾病发作前下手,其病乃止,特别是各种有规律可循的疾病,比如痛经疟疾,经期头痛,以及失眠,在疾病发作前用药,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为什么夜半子时这个阴阳交接之处,选择用酸枣仁来过度呢?明代的缪希雍曾提到,酸枣仁能补胆气,可温胆,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故久服之,能够安五脏,轻身延年。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文源:罾事物语
转自岐伯有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