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集结上中下游广新纳米中宁硅业东莞凯
TUhjnbcbe - 2022/3/25 12:59:00

电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目前用于规模化储能的电池主要以铅蓄、锂离子和全钒液流电池为主。锂电技术路线多,储能更注重安全性和长期成本。与动力锂电池相比,储能用锂电池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较为宽松,但对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成本要求较高。从这方面看,正极是磷酸铁锂的电池是现阶段各类锂离子电池中较为适合用于储能的技术路线,目前已投建的锂电储能项目中大多也都采用这一技术。

需求增长源自新能源的消纳,无论电源侧还是用户侧;碳中和背景下储能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消纳、输配、波动等问题显现,储能的刚性需求逐渐显现,多省相继出台新能源储能设施强制配套*策。8月10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

针对以上问题,Carbontech碳基储能论坛将于年03月28-30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北化、中车、上海交大、上海杉杉、比克电池、江西紫宸、兰溪致德、东莞凯金、中科星城、上海昱瓴、长沙矿冶、中钢集团马鞍山研究院、湖州金灿和天奈科技等国内主要研究团队参与,30+主题演讲,涵盖硅碳负极、硬碳、导电剂、长寿命超级电容器、锂电池、电极制备工艺、浆料分散、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匹配粘结剂、预锂化等丰富议题,洞悉行业热点和未来市场趋势。

嘉宾议题

01

张久俊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理学院及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

已发表多篇研究论文,SCI引用次数达多次,H因子94。-年连续7年被科睿唯安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年入选TOP材料科学家(中国版)榜单,年入选Mendeleydata发布的“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ElectrochemicalEnergyReviews》主编、《GreenEnergyEnvironment》副主编和CRC丛书《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andConversion》主编。

演讲主题:全球动力锂电池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前景

02

阮殿波

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先后获评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专业从事超级电容器研究近20年,在储能材料、工艺技术、器件工程化、产品产业化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务院、教育部、北京市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与此同时,创造性的将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应用到储能式公共交通牵引动力源,实现车辆高安全、长寿命、零排放,成为了环保车辆的"核心动力芯"。截止目前,共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拥有省部级技术成果鉴定10项,撰写专著2本,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完成人发明专利50余项(含11项国际专利);主持或承担国家项目1项、*委科技项目1项、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3项、中车重点产业化项目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负责起草交通用储能器件规范行业标准等3项。

演讲主题:超长寿命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

03

邱介山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邱介山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余篇论文发表在Nat.Mater.,Adv.Mater.,Adv.Funct.Mater.,Adv.EnergyMater.,EnergyEnviron.Sci.,PNAS,NatureCommun.,NanoEnergy,ACSNano,Angew.Chem.Int.Ed.,Chem.Soc.Rev.,J.Am.Chem.Soc.,Joule,Matter,Chem,NanoToday等国际学术刊物上(IF8论文余篇,其中,IF10论文余篇;62篇论文被选为国际学术刊物封面)。-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化学工程);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能源与可持续类)。

演讲主题: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构筑方法及挑战

04

马福元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

年,加盟浙能技术研究院,任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从事新能源储能技术、储能电站的系统集成、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高功率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容电池等的开发应用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应邀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两次,任美国化学学会、电化学学会会员、IEEEPES储能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专委会委员。

演讲主题:电化学储能助力碳中和

05

李楠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工学博士,曾就职于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海油集团,现从事能源经济与*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与新能源产业研究,重点

TUhjnbcbe - 2022/3/25 12:59:00

电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目前用于规模化储能的电池主要以铅蓄、锂离子和全钒液流电池为主。锂电技术路线多,储能更注重安全性和长期成本。与动力锂电池相比,储能用锂电池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较为宽松,但对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成本要求较高。从这方面看,正极是磷酸铁锂的电池是现阶段各类锂离子电池中较为适合用于储能的技术路线,目前已投建的锂电储能项目中大多也都采用这一技术。

需求增长源自新能源的消纳,无论电源侧还是用户侧;碳中和背景下储能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消纳、输配、波动等问题显现,储能的刚性需求逐渐显现,多省相继出台新能源储能设施强制配套*策。8月10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

针对以上问题,Carbontech碳基储能论坛将于年03月28-30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北化、中车、上海交大、上海杉杉、比克电池、江西紫宸、兰溪致德、东莞凯金、中科星城、上海昱瓴、长沙矿冶、中钢集团马鞍山研究院、湖州金灿和天奈科技等国内主要研究团队参与,30+主题演讲,涵盖硅碳负极、硬碳、导电剂、长寿命超级电容器、锂电池、电极制备工艺、浆料分散、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匹配粘结剂、预锂化等丰富议题,洞悉行业热点和未来市场趋势。

嘉宾议题

01

张久俊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理学院及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

已发表多篇研究论文,SCI引用次数达多次,H因子94。-年连续7年被科睿唯安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年入选TOP材料科学家(中国版)榜单,年入选Mendeleydata发布的“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ElectrochemicalEnergyReviews》主编、《GreenEnergyEnvironment》副主编和CRC丛书《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andConversion》主编。

演讲主题:全球动力锂电池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前景

02

阮殿波

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先后获评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专业从事超级电容器研究近20年,在储能材料、工艺技术、器件工程化、产品产业化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务院、教育部、北京市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与此同时,创造性的将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应用到储能式公共交通牵引动力源,实现车辆高安全、长寿命、零排放,成为了环保车辆的"核心动力芯"。截止目前,共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拥有省部级技术成果鉴定10项,撰写专著2本,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完成人发明专利50余项(含11项国际专利);主持或承担国家项目1项、*委科技项目1项、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3项、中车重点产业化项目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负责起草交通用储能器件规范行业标准等3项。

演讲主题:超长寿命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

03

邱介山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邱介山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余篇论文发表在Nat.Mater.,Adv.Mater.,Adv.Funct.Mater.,Adv.EnergyMater.,EnergyEnviron.Sci.,PNAS,NatureCommun.,NanoEnergy,ACSNano,Angew.Chem.Int.Ed.,Chem.Soc.Rev.,J.Am.Chem.Soc.,Joule,Matter,Chem,NanoToday等国际学术刊物上(IF8论文余篇,其中,IF10论文余篇;62篇论文被选为国际学术刊物封面)。-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化学工程);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能源与可持续类)。

演讲主题: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构筑方法及挑战

04

马福元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

年,加盟浙能技术研究院,任电化学储能首席研究员,从事新能源储能技术、储能电站的系统集成、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高功率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容电池等的开发应用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应邀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两次,任美国化学学会、电化学学会会员、IEEEPES储能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专委会委员。

演讲主题:电化学储能助力碳中和

05

李楠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工学博士,曾就职于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海油集团,现从事能源经济与*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与新能源产业研究,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集结上中下游广新纳米中宁硅业东莞凯